推广 热搜:

怎么样在武汉高雅的过早(吃早餐)

   日期:2024-10-17     来源:www.yizexx.com    浏览:516    评论:0    
核心提示:说起武汉,大家第一反应一般是黄鹤楼,第二印象恐怕就是武汉的过早了。大家常说“广东的吃,上海的穿,又吃又穿在武汉”,足见武汉美食全国文明。

说起武汉,大家第一反应一般是黄鹤楼,第二印象恐怕就是武汉的过早了。大家常说“广东的吃,上海的穿,又吃又穿在武汉”,足见武汉美食全国文明。在海量武汉美食中,又数武汉的“过早”最叫人津津乐道。

“过早”是武汉人吃早餐的俗称,这一词眼最早出目前清代道光年间《汉口竹枝词》中。到了现在,在武汉,没人会说“吃早餐”,只能说“过早”。顾名思义,过早大概是简单便捷,用餐时间短暂,匆匆而过的意思--武汉的任何一份过早从做好到吃完,最多低于十五分钟时间,这还是在匀速情况下进行。有很多武汉人都习惯 边走边吃——这在全国各地,也是一景。 

武汉的过早,可谓是“海纳百川,有容乃大”,南北早点餐式在武汉集聚,又被聪明而美味的武汉人进步 出愈加花式的吃饭。油条、面窝、烧梅、汤包、豆皮、热干面,牛肉线粉、炸酱面、豆丝、水饺、汤圆、拉面、打卤面、包子、馒头、花卷……各式各样的早点,加上武汉人充满创意的早点搭配,形成了武汉“过早”独特的魔力。

152d07e4e00249a0af65e8fa38fa808e.jpg

热干面

谈武汉的过早,不可以不谈热干面,他已经和武汉融为一体,和黄鹤楼、东湖、鸭脖子一样,成为我大武汉金灿灿的名片之一。他与山西刀削面、两广伊府面、四川担担面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面。热干面是武汉的招牌过早--最出名也最具特点。一种碱制的熟面,弹性很好,用笊篱盛着放入开水中烫一会儿,捞起后淋干水,放入碗中再开始加佐料和配料。 佐料无非就是盐,胡椒,味精之类的,配料则有虾米,辣萝卜碎丁,葱花...。。非常重要的是芝麻酱。上好的芝麻一粒就足以齿颊留香,无数芝麻磨成的酱搅拌在 一块当真能香得吞下舌头。佐料配料齐全,快点就着刚起锅的热气飞速搅拌开,芝麻和葱花的香味在空气中弥漫开,未曾入口已是垂涎而食欲大振。武汉人天天早晨最惬意的事情就是舒舒服服的来一碗热干面。芝麻酱的醇香,面条的劲道,3.5——4元一碗,再搞碗蛋酒或者是绿豆汤,听了头!

laochengdoupi_3564628_副本.jpg

豆皮

武汉豆皮迄今已有40年的历史。老通城“三鲜豆皮”是我大武汉人“过早”的主要食品之一,也是武汉民间极具 特点的传统小吃。其形方而薄,色金而黄,味香而醉,香菇丁,五香干丁,榨菜丁,肉丁,笋丁炒一下,加一点卤汁,裹在糯米里。刚开始是武汉人节日时特制的节日佳肴,后来成为一般早点。外地人到武汉,皆以可以吃到老通城的豆皮为快。毛主席曾品尝数次,赞不绝口。喜欢味道重一点的吃货可以在装盘时再浇一点汤汁,那个香呀!

ac6eddc451da81cb447bea445266d0160824319d.jpg

牛肉粉

武汉的牛肉粉分牛杂、牛肉、生烫几种。汤汁必须要浓郁,把点葱,把点辣椒,那种进味到粉里的滋味只有武汉人才懂!吃完一碗还想吃!

yuan_89c56373ba651dcd753f4d8c7f782a3f.jpg

面窝、苕面窝

面窝是武汉特有些,创始于清光绪年间。 当时汉口汉正街集稼咀附近有个卖烧饼的,名叫昌智仁,看到卖烧饼买卖不好,就想方法创制新的早点品种。经过反复琢磨,他请铁匠打制干把窝形中凸的铁勺内浇用大米、黄豆混合磨成的米浆,撒上黑芝麻,放到油锅里炸,非常快就作出一个个边厚中空、色黄脆香的圆形米饼。大家感觉非常别致,吃起来厚处松软,薄处酥脆, 非常有味道。昌智仁称之为面窝,流传一百多年,成为一种价廉物美的特点早点。

苕面窝是武汉地方性小吃之一,跟武汉另一种小吃面窝差不多,不一样的是把红薯加入到面窝中,它也是面窝的一种,也是一种可口的油炸小吃。

yuan_5a84f114b992fdf08f26778ade4256b0.jpg

烧卖

武汉的烧卖与北方的烧麦馅料上没多大不同,不一样的是武汉的烧卖非常有特点,讲究重油里面放肉丁香菇和笋,还有一绝美调料“黑胡椒”。因为黑胡椒放的多有点辣,但绝对香、滑。

b7003af33a87e9507154df4d11385343fbf2b44b_副本.jpg

糯米鸡是湖北武汉名优风味小吃.。武汉的糯米鸡与鸡肉没什么关系。炸好后的糯米鸡外表金黄,面凸凹不平,形如鸡皮,故而由此简称。糯米鸡是武汉人过早的容易见到小吃之一,任何有油炸点心的过早摊点都会有糯米鸡提供。糯米鸡的外层香而脆,里面却软而粘,口味很好。

专题来源:湖南湖北旅游

http://www.youxiake.com/lh

 
标签: 华中旅游资讯
打赏
 
更多>同类攻略
0相关评论

推荐图文
热门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免责声明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
中国旅游网-跟团游,自由行,国内游,出境游,周边游,自驾游,景点门票,特价机票,火车票及酒店一站式旅游预订平台